我县民间报建审批情况
体裁分类:公告公示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发布时间: 2017-12-20 发布机构:发改局 浏览次数:10 字体:[大 中 小]
一、民间投资情况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一城、两区、三小镇、四基地”的总体目标,坚持抓项目,抓投资,我县民营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民营经济是我县经济的支柱,民营投资一直占主导地位,近几年我县民营投资占比均达95%以上。
自2015年12月11日至2017年8月31日,我县共办理民间投资备案、核准项目151个,总投资119亿元。其中备案项目130个,总投资100亿元,核准项目21个,总投资19亿元。按产业分一产项目3个、二产项目96个、三产项目52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行业发展不均衡。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领域,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民间投资占比极少。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且缺少主动权,民间资本缺乏投资兴趣。
二是制约因素突出。一是土地制约。由于土地指标限制,
很多中小微企业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给企业扩大再生产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二是资金制约。自筹资金是民间投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企业融资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极少。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现象;三是意识制约。政府部门长期形成了公共服务领域中只依赖政府投资建设的惯性思维,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民间资本也缺乏投资兴趣。
三、促进民间投资的建议
(一)进一步创新投资方式
要在市政公用、交通、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和经营。在政府发挥规划、政策、资金引导作用的同时,要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按规范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和管理。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或产权依法转让,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区分类别,积极实行多元化投资和经营,逐步推行经营权或产权转让。
(二)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软环境方面,要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主动服务民间投资,想方设法为民营企业提供最大便利。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通过着力
推行无障碍准入、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缩短投资核准报建周期,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尽早落地,切实提升行政服务效率。
(三)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工作机制。对民营投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或者领导小组,对民间投资进行宏观调控,统一对民间投资进行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和协调服务。二是考核机制。建立完善民营投资发展情况及服务情况考核机制,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公开机制。逐步完善和规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制度,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运营。